WFU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足知識> 馬蹄足是什麼?要如何治療呢?



馬蹄足又稱杵狀足,英文為Clubfoot,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是一種複雜的先天性腳踝及足部變型,足部及腳踝向內彎,出生時就可以看到,病因不明,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至四,其中有一半為雙側的馬蹄足,是新生兒常出現的骨骼肌肉系統變型,男女比約為2:1的發生率。

馬蹄足在全世界都是很重要的議題,每年約有10萬的新生兒罹患馬蹄足,如果沒有治療,將會造成永久性的攣縮、骨骼變型、影響步態。因此需要及早進行手術或是石膏治療,馬蹄足大多在一出生發現後,小兒骨科醫師便會介入治療。

左圖為未治療的馬蹄足,關節攣縮變型,在開發中國家較常看到;右圖為連續性石膏治療,每5-7天就會更換新的石膏,調整角度。

馬蹄足的特徵

  • 後足背屈角度不足 (hindfoot equinus)
  • 後足內翻 (hind foot varus)
  • 前足內收 (forefoot adductus)
  • 不同程度的僵硬 (variable rigidity)
  • 以上原因導致舟狀骨內側相對距骨頭有脫位 (subluxation)
  • 單側馬蹄足患者,患側腳尺寸比較小。


馬蹄足特徵為後足內翻、前足內收、高足弓、背屈角度不足

上圖為馬蹄足患者的電腦斷層影像,可看到圓圈的位置,舟狀骨向內突出離開距骨,出現半脫位。


馬蹄足治療後的患者,患側腳的尺寸較小,可能小半號~2號的鞋子尺寸。


病因

造成馬蹄足有許多可能的原因,包含基因環境因子例如在曾出現過馬蹄足的家族中,後代比一般人多了30倍罹患馬蹄足的可能;馬蹄足可以在孕期前三個月時的胎兒超音波檢查看出。

馬蹄足也可能與其他疾病有關,像是神經管缺損、泌尿系統、消化系統異常或其他骨骼肌肉疾病共同出現。

而研究也發現若母體在懷孕期間抽菸,也會增加馬蹄足的機率。

另外,姿勢性馬蹄足是因為在母親子宮內足踝受到擠壓造成,此類型馬蹄足較輕微,通常以石膏矯正治療即有效果。

輕微的馬蹄足以石膏矯正的速度較快;
嚴重的馬蹄足可能是在胎兒早期就發生病變,需要以手術矯正,可能與其他疾病共同出現;而典型或原發性的馬蹄足相對常見。

上圖3人為直系親屬,大人為未治療的馬蹄足患者,而兒童已經接受治療,穿著外展支架。

分類
有兩種分類方法
以嚴重度分級: Dimeglio學者發表
(一) 良性:柔軟的馬蹄足,可以輕易的將腳擺回正中位置
(二) 中度:需要一些力量才可將腳擺正
(三) 重度: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將腳擺正
(四) 極重度:無法將腳擺正

上圖為Dimeglio學者發表的馬蹄足分級方式,分別測量腳踝蹠屈、腳跟內翻、跟骨內轉、前足內收的角度,右上角為不同角度區間的顏色代表,分數越高表示馬蹄足的狀況越嚴重。


Pirani 分類法:可以用來記錄治療前後的變化狀況
上圖為Pirani學者所發表的分級方式,分別測量前足內收、腳踝蹠屈、足底內側摺痕(高足弓)、跟骨觸摸、距骨頭觸診、腳跟後側摺痕,分數為0、0.5、1分,越高分馬蹄足越嚴重。


治療

潘賽緹治療法
在出生後即開始治療,首先做關節的復位,接著打上連續性石膏 4-5次,約5-7天更換一次石膏,每次石膏後都會有改善,若跟骨外展角度(註1)依然不足或背屈角度(註2)限制,則可能需要再打1-2次的石膏,或是進行經皮跟腱切斷術,跟腱切斷術後,需要再打石膏3週,治療方式依醫師判斷。

註1-外展角度:足部與脛骨在冠狀面能外展60度
註2-背屈角度:在跟骨外展下,背屈0-5度

最後一次石膏去除後,需24小時穿著足外展支架3個月,之後縮短時間,白天穿2-4小時,晚上12小時,持續到3-4歲,才能有效避免復發。

支架固定角度:雙側馬蹄足-兩側外展約70度、單側馬蹄足-患側外展60-70度、健側30-40度

上圖為馬蹄足治療的連續石膏,平均每週換一次,由醫師將骨頭復位後打上石膏。

圖為經皮跟腱切斷術,若連續性石膏結束後,腳踝背屈角度依然受限,則需在嬰兒2-3個越大時,將跟腱切斷,再打上石膏。

上圖為馬蹄足兒童的X光影像,可以看到白線(紅色角度)背屈角度足夠,但其實真實的踝關節背屈角度是黃色角,是不足的,主要是因為中足出現過多背屈角度,所以看起來是足夠的,若出現這種現象,學者建議要進行跟腱切斷術,才能使距下關節背屈角度足夠。


圖為連續性石膏結束後需要穿著的外展支架,需要持續穿到3-4歲,才能有效避免復發;右圖為單側馬蹄足使用的外展支架,兩側角度不同。


手術治療
若是非常嚴重複雜的馬蹄足變形,或是保守治療無效等等原因,就需要手術治療,才能矯正變型的足部結構,手術需要將足部的後內側切開,做切骨矯正。


治療後的馬蹄足
原發性的馬蹄足治療後,可能還是較正常的足部功能差,

在一篇2009年,義大利的研究指出,馬蹄足患側小腿後側肌力與活動角度會較正常的足小,研究探討了馬蹄足小腿截面積在不同時期的變化,研究分別找了單側馬蹄足尚未治療的新生兒、治療完成的2-3歲的兒童及成人,比較兩側小腿肌肉的截面積,發現尚未治療的新生兒患側的肌肉截面積比健側小,而治療後的兒童及成人,健、患側截面積的比例差異更大(Ippolito, De Maio, Mancini, Bellini, & Orefice, 2009),不過也有學者認為,肌肉力量會隨著術後功能恢復而慢慢改善(McCarthy & Drennan, 2010)。
上圖為研究之圖表,橫軸分別為胎兒、新生兒、兒童及成人,縱軸為好側與患側的總腿面積比及肌肉組織面積比,可看到年齡越大,兩者比利差越多,小腿肌肉的萎縮隨著成長增加。


輕微馬蹄足可以在家中做的治療
在使用支架的期間,家長可以做簡單的回家運動來幫助足部的活動度,
1.   背屈+外展的牽拉
2.   蹠屈
3.  刺激蹠骨肌的反射,輕輕撫摸小腿外側的肌肉,刺激肌肉收縮做出外翻的動作。

運動必須每天做2回,每回5次,伸展必須維持10秒,

運動不只可以維持足部的活動度,同時也可以讓家人注意兒童足部的動作,若復發也能提早發現。

家人可以幫馬蹄足小朋友做牽拉,分別是腳踝向外及向上,幫助維持肌肉柔軟度。

結語

回顧文獻,幾乎每位學者都建議馬蹄足在剛出生後就要開始治療,先將關節復位後使用連續性石膏4-5次後,若腳踝向上翹的角度還是不夠的話,再做跟腱切斷術,來增加背屈角度,再打上石膏3週,讓肌腱生長修復,最後穿著外展支架至3-4歲,才能將復發風險減低,馬蹄足的治療需要家長的配合,特別是支架的穿戴,一定要穿足夠的時間,才能使治療成功機率增加。

延伸閱讀

若想更深入了解馬蹄足的治療與資訊,可以參考以下黃世傑醫師撰寫之文章
中華民國小兒骨科醫學會:https://goo.gl/aE3Ztg 

參考文獻
Basit, S., & Khoshhal, K. I. (2017). Genetics of clubfoot; recent progres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Eur J Med Genet. doi:10.1016/j.ejmg.2017.09.006
Brunner, R., Hefti, F., Freuler, F., Hasler, C., Jundt, G., Krieg, A., & Hinchliffe, R. (2015). Pediatric Orthopedics in Practice: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Goldstein, R., Chu, A., Sala, D., & Lehman, W. (2017). Age of Recurrence in Idiopathic Clubfoot Treated with the Ponseti Method. Bull Hosp Jt Dis (2013), 75(3), 193-197.
Graf, A. N., Kuo, K. N., Kurapati, N. T., Krzak, J. J., Hassani, S., Caudill, A. K., . . . Smith, P. A. (2017). A Long-term Follow-up of Young Adults With Idiopathic Clubfoot: Does Foot Morphology Relate to Pain? J Pediatr Orthop. doi:10.1097/bpo.0000000000001060
Ippolito, E., De Maio, F., Mancini, F., Bellini, D., & Orefice, A. (2009). Leg muscle atrophy in idiopathic congenital clubfoot: is it primitive or acquired? Journal of Children's Orthopaedics, 3(3), 171-178. doi:10.1007/s11832-009-0179-4
Maranho, D. A. C., & Volpon, J. B. (2011). Pé torto congênito. Acta Ortopédica Brasileira, 19, 163-169.  Retrieved from http://www.scielo.br/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1413-78522011000300010&nrm=iso
McCarthy, J. J., & Drennan, J. C. (2010). Drennan's the Child's Foot and Ankl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Meena, S., Sharma, P., Gangary, S., & Lohia, L. (2014). Congenital clubfoot. 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Allied Sciences, 2(2), 34-39. doi:10.4103/2319-2585.145593
Rios-Ruiz, J. G., Gonzalez-Torres, D. M., & Valdez-Jimenez, L. A. (2017). [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Achilles tendon healing in tenotomies for congenital clubfoot and Ponsetis treatment. A 12-week follow-up]. Acta Ortop Mex, 31(3), 123-127.
Shah, M. Q., Khan, A., Zardad, M. S., Iqbal, R., & Ahmed, S. (2017). Ponseti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Idiopathic Club Foot. J Ayub Med Coll Abbottabad, 29(2), 246-249.
Smith, P. A., Kuo, K. N., Graf, A. N., Krzak, J., Flanagan, A., Hassani, S., . . . Harris, G. F. (2014). Long-term results of comprehensive clubfoot release versus the Ponseti method: which is better? Clin Orthop Relat Res, 472(4), 1281-1290. doi:10.1007/s11999-013-33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