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腳背痛--足部的關節炎 ( TMT joint)


一種退化性的足背關節炎
這是一般較少聽到足部的關節炎,因為狀況發生在足背部(俗稱
腳背)。走路時,會在腳背的地方感到疼痛;嚴重的話,在晚上會感覺到足部有抽痛感。原本,我們的雙足構造強韌,在跗蹠關節的背側、骨間、蹠側各有數條韌帶,穩定關節,所以不易受傷。


足部解剖:在跗蹠關節的背側、骨間、蹠側各有數條韌帶,穩定關節
當關節炎發生時,應先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關節炎的發生,進而用合適的方法去治療。接下來分成三個部分闡述:


退化性的成因


大部分發生足部關節炎的位置是中足--跗蹠關節(Tarsometatarsal joint, TMT joint),造成關節炎發生的原因有幾種,最常見的是因為足部創傷後造成的關節退化,另外還有本身結構問題的原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或糖尿病發生的足部神經病變造成的關節炎。

跗蹠關節(TMT joint)會形成關節炎,是因為在關節受傷後,周圍的韌帶結構變薄變弱,無法像以前一樣幫中足關節做出很好的穩定,軟骨也受損,導致在步行、活動時,關節、軟骨壓迫損傷退化。

而這邊指的關節受傷,可能是直接或間接的力量,例如:跌倒、交通事故的碰撞、壓迫性傷害或是很嚴重的扭傷,可能使關節脫位、不穩,韌帶撕裂或斷裂。
若韌帶受損,關節穩定度下降。走路時,重心施加在受傷腳,關節無法穩住足弓形狀,造成關節面的磨損


最常見演變成關節炎的受傷機制為Lisfranc injury,容易使跗蹠關節周圍韌帶受傷或脫位

足背痛常見症狀


  • 承重時,在腳背會有疼痛感
  • 在起床走下第一步時,可能會有非常尖銳的疼痛
  • 在晚上、活動結束後,腳背可能會有抽痛感
  • 腳底內側可能因為足部變形的關係而長繭
  • 可能因為足弓塌陷,導致第一趾壓力變大,而有姆趾外翻
  • 腳背在跗蹠關節處可能有小突起,因為關節炎而產生的骨刺增生
  • 小腿可能會非常緊繃,甚至會抽筋
可能因為足部結構變形,導致走路時壓力分布在某幾點,而在足底生成繭

可能因為壓力集中在大腳趾,造成姆趾外翻

腳背可能有骨刺增生,在外表有小突起


治療方式


服用藥物:可服用消炎藥減低發炎。
注射治療:包括類固醇及玻尿酸,不過較少研究顯示注射治療對跗蹠關節炎有顯著幫助

足部矯具:orthoses、取模型訂製鞋墊。穿戴適合的足部矯具,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將關節維持在壓力較小的位置,在步行時不會因為韌帶受損而造成足弓塌陷過多


改造鞋:換雙鞋子底部是弧形的而且堅硬;弧形的底部可以幫助力量從後足傳到前足,繞過跗蹠關節,避開疼痛發炎的關節位置


結語


事實上,足部的受傷很容易被忽略,當下受傷可能只有韌帶受損、疼痛不明顯,所以不以為意,但長期下來,受損的韌帶、退化的軟骨,就可能形成退化性的關節炎;有疼痛出現時,就是種警訊,應盡速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避免退化問題越來越嚴重。


延伸閱讀: 


附生舟狀骨症候群 (Accessory navicular syndrome)
腳底的疼痛 不只是足底筋膜炎 

陳彥宇醫師姆趾外翻(上)發現更多資源
扁平足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