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病已經看十幾年了,第一次聽說有專看足踝科的」,常有病患這樣對我說。
其實任何一門學問發展的過程,一定會發生專科化的現象。也就是累積的知識與技術太多,多到不是一個人可以通通掌握精通的。這時候就需要開始分工,讓很多人進來「認領」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讓這門學問可以得到很好的傳承與發展。
醫學也是如此,所以我們已經很習慣找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等專科醫師看病,就是這個道理。足踝,也就是足部與踝關節,因為解剖構造比較特殊,又因為在人體的最低處,負責承受我們的體重與地面的反作用力,所以發生問題時要考慮的點相對比較複雜。隨著知識的累積、技術的精進,足踝疾患的診斷與治療方式在過去十幾年中有著很大的變化。因此歐美國家已經很習慣由足踝科醫師來處理足踝領域的疾患,甚至有專門培養足科醫師的學系,畢業後拿到的學位就叫足科醫生(podiatrist),不看別的只看腳。
足踝科學是非常有趣的,一個足踝疾患的診斷與治療,必須牽涉到解剖學、病理學、肌動學、生物力學等許多精細而美妙的學問。因為如此,我從2012年在台大醫院完成骨科住院醫師的訓練後,便一頭栽進了足踝科的領域。先後到日本奈良醫科大學跟隨東亞足踝科泰斗田中康仁教授學習足踝手術與矯型、到法國跟隨歐洲足踝微創手術大師 Joel Vernois 學習足踝關節內視鏡、到西班牙跟隨 Marinao de Prado 學習經皮微創截骨手術,希望把足踝科最新的觀念與技術帶回台灣。同時也回到我的母校台灣大學就讀物理治療研究所博士班,希望從物理治療的角度切入,完善我對足踝疾患者診斷能力、與保守治療的實用技術。
台灣在2005年就開始成立足踝醫學會,在東南亞國家中算是相當早的。但是因為健保給付制度長期的忽視,很多足踝疾患的治療給付點數過低,加上早期足踝手術的傷口大、復原期長、軟組織併發症較高,因此骨科醫師普遍對走足踝科興趣缺缺。
目前台灣專門看足踝科的醫師相對較少、一般民眾對足踝科的認識也普遍不足,網路上又充斥著似是而非的說法,頗有黃鐘毀棄、瓦釜雷鳴之憾。因此我決定開始將每天診間裡的碎碎念紀錄下來,希望可以盡棉薄之力,讓正確的知識可以傳播出去,也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得到合理的資訊!
本文轉載自 陳彥宇醫師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