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足知識> 僵硬的扁平足----跗骨聯合症


在先前的文章兒童扁平足,我們提到了較常見的可動性扁平足(flexible flatfoot)又稱功能性扁平足(functional flatfoot),這類型的扁平足,在坐著時可以看到足弓,不過,在站立及走路時,足弓就塌掉了,佔所有扁平足大多數。

本文要介紹的這一種扁平足,是屬於僵硬性的扁平足--跗骨聯合症,在足部的跗骨間,有2塊或2塊以上,部分相連在一起,造成結構性的改變。

發生率
根據研究,跗骨聯合的發生率大約是1%,但普遍認為真實發生率可能更高,因為還有一些無症狀或非骨性聯合,沒有被確診出跗骨聯合;而雙側都有跗骨聯合的發生率可能為50%或更高,男女發生的比率差不多,不過也有研究指出男性發生率稍多一些。

病因
跗骨聯合可分為後天先天,後天多為創傷、手術、感染、關節炎或腫瘤造成,較罕見且多發生於成人;而先天的跗骨聯合症則多發生在青少年,這類型的跗骨聯合可能是因為在胎兒期發育時,間質(mesenchyme)的分化發生問題,研究指出可能是體染色體的遺傳造成。
上圖為一個12歲女孩,右腳有跗骨聯合,可以看到有明顯的足外翻。


分類-
不同結構
造成跗骨聯合的結構共分成三種,
  • 骨性結構(Bony) 
  • 軟骨(Cartilaginous) 
  • 纖維組織(Fibrous) 
軟骨及纖維組織可能會隨著成長發育成骨性結構,這可能是為什麼跗骨聯合一開始並不會疼痛的原因之一,因為在骨化之前的軟骨及纖維組織還能夠讓關節活動,在開始骨化之後,關節活動產生的拉力就會集中在周圍的骨膜,而產生疼痛,因此在出現疼痛的年齡骨化的時間點有關聯性


不同聯合位置
跗骨聯合可能發生在不同的骨頭上,最常發生的是
  • 跟骨-舟狀骨聯合 (calcaneonavicular coalition) 
  • 距骨-跟骨聯合 (talocalcaneal coalition)
另外較少發生的是距骨-舟狀骨、跟骨-骰骨、舟狀骨-骰骨聯合。

圖為距骨與跟骨聯合,在距下關節的中間小面關節出現聯合。

圖為跟骨與舟狀骨的聯合,聯合在腳踝外側。


不同位置骨聯合的骨化發生在不同時間
  • 距骨-舟狀骨:3-5歲 (talonavicular coalition) 
  • 跟骨-舟狀骨:8-12歲 (calcaneonavicular coalition) 
  • 距骨-跟骨:12-16歲 (talocalcaneal coalition) 
這些骨化的時間點與骨聯合產生疼痛的時間有關聯。


症狀
病患通常會在十幾歲開始出現症狀,在八歲前可能會出現腳容易疲勞,此時跗聯合未骨化,還是纖維軟骨組織;症狀出現通常會在跗骨聯合開始骨化,腳踝的力學也開始改變。

疼痛是最常出現的症狀,同時伴隨跟骨外翻變型(valgus deformity)及距下關節僵硬(subtalar joint stiffness),被動內翻及外翻的角度都受限,主要造成疼痛的原因可能與韌帶扭傷、腓骨肌痙攣、跗骨竇症候群(sinus tarsi syndrome)或距下關節炎(subtalar arthrosis)有關。

圖為跗骨聯合症且有嚴重的跟骨外翻,另外在墊腳尖測試時應出現腳跟內翻的動作,圖中患者完全沒有出現。


疼痛可以被定位出來,
  • 跟骨-舟狀骨聯合(calcaneonavicular coalition)--附骨竇(sinus tarsi) 
  • 距骨-跟骨聯合 (talocalcaneal coalition)--距下關節內側
不過疼痛也可能是瀰漫性或隱隱作痛,常在劇烈活動後或是腳踝扭傷變嚴重,且很慢才復原。另外,反覆扭傷的病史也可能與跗骨聯合有關。

不同型的跗骨聯合也會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僵硬(stiffness)及變形,根據其骨聯合的位置對於距下關節活動度限制而變化。

距骨-跟骨關節聯合(middle facet)的聯合會產生較多距下關節活動度的喪失,也有很明顯的足跟外翻變型。
上圖為跟骨-舟狀骨聯合發生疼痛時可能出現的位置,在附骨竇。













上圖為距骨-跟骨聯合出現疼痛可能發生的位置,在內踝下方。


徒手檢查
  • 僵硬的後足外翻+前足外展,也可能卡在後足正中或內翻。
  • 距下關節角度限制;簡單測量方式-病患無法用足部外側走路,可能很困難或是出現疼痛。
  • 單腳墊腳尖:缺少正常的足跟內翻的動作。
  • 壓痛點:可能出現在跗骨竇或是內側距下關節(內踝下方)
  • 被動的內外翻關節度減少,幾乎所有型態的跗骨聯合都會出現。
  • 在被動足內翻時,可能會有腓骨肌痙攣的現象。


在站姿時,前足有明顯外展、後足外翻;以徒手檢測活動度時,則是僵硬的。

患者的距下關節內、外翻活動度受到限制。
圖為左腳,在踮腳尖測試時,正長足跟會因為脛後肌用力而向內偏,在跗骨聯合患者因為後足被限制在外翻角度,在測試時依然會在腳跟外翻的位置。


上圖在測試腓骨肌痙攣,測試方法為被動做出內翻及外翻的動作,重複幾次後,患者出現張力,就會像圖中示範,在內翻時出現像齒輪卡卡的動。

影像檢查

X光(Conventional radiography)在檢查跗骨聯合症時,會使用三個方向拍的X光影像
1. 前往後 2. 外側觀 3. 45度斜向

跗骨聯合較難在傳統的放射影像上診斷出來,特別是距骨-跟骨聯合,因為X光中骨頭會重疊及聯合處是傾斜的,另外,若聯合是纖維軟骨X光也無法清楚辨識。

跟骨-舟狀骨聯合
外側觀會可以看到跟骨前側突出變長,稱為「Anteater nose sign」像是食蟻獸的鼻子
45度斜向觀可以看到90%-100%的跟骨-舟狀骨聯合。
箭頭指的位置可看到一個像食蟻獸鼻子狀的凸起,為跟骨-舟狀骨聯合的次級徵象。

45度斜向的X光影像可清楚看到舟狀骨及跟骨間的聯合。

距骨-跟骨聯合
  • 在X光影像較難直接看到距骨-跟骨聯合
  • 次級徵像- C sign:可在外側X光看到,由距骨、載距突下緣可圍成一個C型的邊緣,可能與距骨-跟骨聯合有關。
  • 次級徵象- Talar beak:beak指的是像鳥喙般的突出,在距-跟聯合的X光,可能會看到在距骨上方有尖尖的突起,目前被推測認為是因為距下關節因為聯合受到限制,導致距骨與舟狀骨關節一直被拉扯,舟狀骨往背側過度移動拉扯到關節囊,出現一個骨突增生。
上圖為C型徵象,為距骨-跟骨聯合在X光可看到的次級徵象。
上圖在箭頭指的位置有一突起骨增生,推測是因為舟狀骨背曲時過度往背側跑,拉扯到關節囊造成骨增生。
電腦斷層(CT scan)

電腦斷層掃描是評估跗骨聯合的標準影像

影像顯示跟骨-舟狀骨聯合會有關節空間變窄、縱軸下跟骨前背側的內側變寬

冠狀面則可以用來評估距骨-跟骨聯合,影像可能包含在
  • 中間小面關節處有骨性的聯結
  • 變寬的載距突
  • Drunken waiter sign,發育不全的載距突可能是往上或往下轉,就像服務生的手無法拿好拖盤一樣,因此在關節處就會有一條斜線,無法與後側小面關節平行。
由電腦斷層影像可看出舟狀骨與跟骨間的骨聯合。

上圖為冠狀面的電腦斷層影像,紅線上為距骨,下為跟骨的載距突,因為骨聯合所以造成關節面出現狹窄及傾斜,就像喝醉的服務生手拿著托盤是歪的,因此有Drunken waiter's sign之稱。


治療
有症狀的病人之治療會根據其疼痛位置跗骨聯合位置、症狀嚴重程度及是否出現退化現象來決定治療。而且病人的年齡骨骼的成熟度功能活動的程度也是決定是否手術治療非常重要的因子。


保守治療
非手術治療也就是保守治療通常是對於有症狀的距骨-跟骨、距骨-舟狀骨聯合是第一線的治療,來避免因為惡化而產生輕微疼痛包含
  • 減少活動
  • 功能性足部輔具(後足內側墊片、足弓支撐)
  • 抗發炎藥物
  • UCBL
保守治療可使用有足弓支撐及內側墊片的足部矯具。
UCBL也可以將後足支撐及穩定。
如果這些方法依然無法減輕疼痛,則需使用石膏或是walker boots 固定3-6週,固定可以減少後足及中足的活動、減低不正常的關節壓力以及細微的骨折處癒合。


若症狀在保守治療下逐漸趨緩,則需開始物理治療介入並且慢慢回到原本的活動並使用有支撐性的鞋子。保守治療用於第一次發生且尚未產生明顯關節退化的病患身上有較好的結果。

跟骨-舟狀骨聯合的第一線保守治療包含,使用柔軟的足內墊或使用walking-cast將足部固定,可以的話將後足固定在正中位置。若保守治療後,症狀還是持續出現,手術治療則需考慮且手術治療可以有相對好的預後,年輕的病患及早切除跟骨-舟狀骨聯合有不錯的結果。

若簡單保守治療無效或症狀嚴重,則需使用石膏或足踝護具將距下關節做更完整的固定。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分成切除聯合處(resection)及關節融合術(arthrodesis),相較於關節融合,直接切除聯合處是更適當治療跟骨-舟狀骨聯合的方式,特別是對於年輕的患者。許多長期的研究顯示跟骨-舟狀骨聯合切除後有77%-100%的良好的預後,Cowell學者建議在14歲前手術有最好的成果。另外在聯合處切除後要再關節處放入植入物,避免骨聯合復發,跟骨-舟狀骨聯合通常會使用EDB肌肉、骨蠟(bone wax)或脂肪。

有症狀的距骨-跟骨聯合的手術治療,傳統是使用關節融合,現今也是將聯合處切除,適用在CT/MRI影像中middle-facet聯合是好的、沒有關節退化的出現;Cowell學者也建議在14歲前手術癒後較佳。另外也有學者認為若關節聯合處大於整個關節約一半以上,並且有大於16度的腳跟外翻變型,手術切除的結果較差,則需使用關節融合術。長期的研究顯示有50-94%的距骨-跟骨聯合在手術切除後有良好的成果。手術的成果與距下關節活動度的多寡息息相關。

圖為跟骨-舟狀骨聯合術後之X光,可看到兩者間出現空隙。
上圖為使用關節融合術治療的距骨-跟骨聯合之患者,可能是因為骨聯和範圍過大,而術後距下關節將失去活動度。
術後
術後需要以石膏固定3週(不能承重),之後使用部分固定的可承重walker boots搭配關節活動度運動。而關節融合術後的復健包含固定三週(不承重),之後使用部分固定、但不承重walker boots三週搭配關節活動度運動。


結語
跗骨聯合是少見的僵硬性扁平足,可能是遺傳造成,在足部的跗骨有2個或2個以上的骨頭相連,相連處可能是骨性結構或是纖維軟骨組織;大多在激烈運動後或受傷後開始疼痛,距下關節的關節活動度受限;保守治療方式為減低活動、使用足弓支撐及內側墊片之鞋墊、石膏固定,不過症狀如果沒有減輕或反覆發生,學者建議將聯合處切除、使距下關節活動度恢復,長期效果治療較好,不過患者的狀況不同,在臨床上的手術及治療方式還是依照足踝科醫師的判斷為主。



參考資料
Colin, F. (2013). Tibia Dome-Shaped Osteotomy for a Valgus Deformity in a Ball-andSocket Ankle Joint: A Case Report (Vol. 01).
Zaw, H., & Calder, J. D. (2010). Tarsal coalitions. Foot Ankle Clin, 15(2), 349-364. doi:10.1016/j.fcl.2010.02.003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各個年齡兒童的選鞋法



http://www.chinairn.com/userfiles/image/20160417/20160417163116_7797.jpg

相較於幾十年前,現在的孩子穿著鞋子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寶寶的腳隨著成長,腳的型態也會跟著改變,因此在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選鞋方法,不過在介紹選鞋之前,有一個觀念要再次跟大家強調,如果可以的話,盡量讓孩子赤腳,增加腳直接與地面接觸的時間

許多研究都顯示,赤腳是對小朋友足部發展最好的方法,太常穿鞋會減少地面對於足部的刺激,像是西班牙的研究顯示,在城市經常穿鞋的孩子與在鄉下常常赤腳走孩子的足弓相比,都市扁平足的兒童較多,並且在5-8歲這個年齡區間有顯著差異(Werd, Knight, & Langer, 2017)



在赤腳時,足部直接接觸地面的力量可以使韌帶、筋膜的強度增加,也可以讓肌肉直接接收感覺而收縮變強壯;另外在印度、奈及利亞等國家研究也認為太早穿鞋子而減少赤腳活動的時間,會增加日後扁平足的可能!
足底有需多小肌肉、韌帶及筋膜,另外也有很多感覺受器,在赤腳時最能給予感覺刺激。

讓孩子赤腳活動,能夠幫助足弓的發育,不過到了室外,還是需要一雙合適鞋子來保護孩子的雙腳!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介紹不同年齡兒童的選鞋方法:

1.  嬰兒期(0-1歲)

在嬰兒時期不需要鞋子頂多給他一雙襪子,提供保暖。

2. 嬰兒(1-2歲)

1到2歲是幼兒在學走的階段,鞋子主要的目的是保護小朋友的腳不受到氣溫或環境的傷害,因此這個年齡層的選鞋至少要符合這個需求;不過更重要的是,正常在這個年齡層足部的發展過程中,是不需要鞋子,在數萬年前,我們的遺傳已經習慣沒有穿鞋子的腳,所以,在這個年齡所需的鞋子是要柔軟(soft)及有彈性的(flexibility),可以讓腳自由的活動有如赤足的狀態。
如果鞋底太厚,會在足部所承受的反作用力會變大,使足部和腳踝受到拉扯(strain),對未來足部變直變正(upright foot position)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3. 嬰幼兒(2-4歲)

這個年齡的小孩變得更加好動,開始上幼稚園、參與一些簡單的運動;從發展的觀點來看,2到4歲時,足部的跗骨(tarsal bone)開始骨化,而承重在這些骨頭上,是使這些骨頭能夠規律生長的主要原因,因此,發展中的足部需要外在地面給予刺激(strain-stimuli),而且這個拉力刺激不能被鞋子所改變;若改變了足部承受地面力量的方式,像是穿著過厚重的鞋子,就可能對於足部有不良影響。

剛開始幼兒足部的骨頭還是軟骨,還沒有完全變硬長成硬骨,大約3歲左右開始骨化,9歲幾乎骨化完全。


另外,在這個年紀,生理性的扁平足將會十分明顯,在幼稚園及幼兒體操活動所使用的運動鞋應該要有一個平穩及可動柔軟的鞋底;學者認為足弓的支撐不是必要的,有些可能會對於正常發展的腳產生影響,Baumgartner 團隊建議在學步時給予後足支撐(rear foot support),可以讓踝關節與蹠趾關節(前腳掌彎折處) 在主要軸向動作自由活動,

以功能性來說,童鞋的結構穩定度不需要非常高,而是需要動態的穩定(dynamic stability),在這個情形,足部可以被支撐在自然的範圍中活動並且保護足部,避免做出不符合生理性的動作;而且堅硬的地面會對兒童未訓練過的腳產生靜態的拉力(static strains),因此鞋子的穩定度就顯得比較必要。




4. 幼兒期(4-6歲)

在這個年齡大部分的兒童都進入幼兒園,並且開始參與各種運動,他們身體的協調度會在這個年紀時大幅增加,像是走、跑、爬樓梯都能夠輕鬆完成;大部分的兒童會騎滑板車、且開始學習腳踏車(使用輔助輪),這些增加的活動及耐力需求,會帶給足部新型態的壓力回饋

因為足底脂肪墊的關係,兒童的腳與鞋子會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因此不需要特別給予額外的吸震功能或過多支撐;鞋子應該有平坦的鞋底良好的前足活動度,要能自然的在前腳掌(蹠趾關節)折屈,若中足和後足太過柔軟的話,鞋子會在中足產生非生理性的壓力(unphysiologica stress),測試方式就是整個鞋子拿起來扭轉,中足與後足部分不可以太柔軟。



5. 學齡期(6-10歲)

在這個階段,結締組織的穩定度增加,比起年齡較小的兒童,足部的活動度變少;這個年齡的小朋友開始上學、參加社團活動,運動的強度漸漸提升,因此吸震力(absorbtion)變得較重要,除此之外,兒童在這個年齡的發展在足跟會產生比成人更多的壓力;

地面的反作用力會在8歲時達到成人的等級;不過要在兒童的運動鞋中加入額外的避震功能也不能夠過度,足部接收這些壓力能夠刺激器官的成長,確保肌肉及骨骼能夠成長。

在這個年齡,男孩與女孩的足型也出現不同,女生的腳會比較細長,而男生在中足的地方會較寬,選鞋時也要列入考慮。

選擇一般有穩定鞋底的運動鞋。


6. 學齡晚期(12-15歲)

這個年齡足部的大小幾乎停止成長了,而結締組織的穩定度也會在15歲達到與成人一樣的穩定度,女生的腳大概長到12-13歲即停止,而男生的腳會長到14-15歲,

在這個時期的生理及運動能力都很接近成人,隨著活動增加,骨骼、肌肉與結締組織漸漸有足夠的力量能夠支撐壓力;根據不同的運動及足型,鞋子需要有不同的避震力(cushioning),鞋子的避震力對腳來說不是必須,不過在接觸硬地面時就需要有緩衝,但相反的,過多的緩衝力是會造成神經肌肉系統傳遞過程產生問題而產生傷害

而避震的多寡也要視運動的種類、地面材質及個人表現而定,沒有固定準則。
這個年紀的運動量變大,鞋子可以依照運動型態去選擇,平常活動的鞋子則以一般款的運動鞋即可。



最後,文章也總結了選鞋的小方法,給大家參考

(1) 定期檢查:每一個月檢查小朋友的鞋子大小一次,在幼兒時期可能一年腳就會長大3個尺寸,在學齡時,一年可能就會大2個尺寸,可以檢查小朋友在腳趾頭及腳的內外側的位置是否在拖鞋後出現紅腫,若在腳趾則表示鞋子太短,若在足部的內外側,則表示鞋子太窄了,

(2) 鞋子長度:鞋子長度必須比腳長多1.5公分左右,讓腳趾有足夠空間可以活動,穿入後腳趾前還需0.5~1公分,原則就是腳趾不可以撞到前緣。

(3) 鞋子寧願長一點或窄一點,也不要太短

(4) 鞋底彈性:確保鞋底彈性好,將鞋子往地上壓,在大姆趾關節的位置要能輕鬆彎曲。

(5) 鞋底避震:學齡的兒童可以選加入一點避震的運動鞋,幼稚園的小朋友則不需要。

(6) 足弓支撐:正常兒童不需要過多的足弓支撐。但如有明顯旋前足(足跟外翻),需經過專業人員給予適當支撐。

(7) 透氣:小朋友的腳會比大人留更多的汗,因此透氣度也要注意。

(8) 買鞋時間:最好是下午,在一整天走路後,腳有些腫脹的時間去買鞋,避免買了太小的尺寸。

(9) 鞋子邊緣:注意鞋子邊緣不要磨擦到阿基里斯腱(後跟腱)或腳踝。

每個月檢查兒童的鞋子大小是否合適,可以觀察小朋友的腳是否被磨擦紅腫。

學齡期兒童鞋子可以選擇較有彈性的中底,增加避震功能;4-6歲上幼稚園的小孩子則不需要。
鞋長要比腳長多約1.5公分。
觀察鞋緣的位置,是否會往內磨擦到腳踝周圍。

結語

因為小朋友足部的發育,所以在相對應的年齡層必須選擇不同的鞋,簡單分別就是在學齡前主要以柔軟、平穩的鞋款為主,到了學齡期之後的兒童則需給予較有緩衝、同時穩定的鞋子,若無特殊的運動需求,則不需要太多的避震功能;另外,小朋友腳的成長非常快,所以每個月都要檢查鞋子的尺寸是否合適,才能避免不適合的鞋子對於小朋友足部發育產生傷害。

延伸閱讀:


兒童扁平足是什麼?從足弓發展來看扁平足。

扁平足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不理他、矯正鞋、開刀?

知識文首頁

小兒扁平足的治療


參考資料
Hillstrom, H. J., Buckland, M. A., Slevin, C. M., Hafer, J. F., Root, L. M., Backus, S. I., . . . Scherer, P. R. (2013). Effect of shoe flexibility on plantar loading in children learning to walk. J Am Podiatr Med Assoc, 103(4), 297-305.
Hollander, K., van der Zwaard, B. C., de Villiers, J. E., Braumann, K.-M., Venter, R., & Zech, A. (2016). The effects of being habitually barefoot on foot mechanics and motor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18 years: study protocol for a multicenter cross-sectional study (Barefoot LIFE project). J Foot Ankle Res, 9(1), 36. doi:10.1186/s13047-016-0166-1
Walther, M., Herold, D., Sinderhauf, A., & Morrison, R. (2008). Children sport shoes--a systematic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 Foot Ankle Surg, 14(4), 180-189. doi:10.1016/j.fas.2008.04.001

Werd, M. B., Knight, E. L., & Langer, P. R. (2017). Athletic Footwear and Orthoses in Sports Medicine: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年9月21日 星期四

<足知識>扁平足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嗎?


扁平足對身體有影響嗎? 目前研究也沒有一致的答案,不過大部分的研究發現,扁平足的兒童,在步行時下肢的生物力學與正常足部是不同的,以下是幾篇實證醫學的研究結果,

扁平足對其他關節的影響

2016年英國的研究,徵招了95位8-15歲的兒童,包含扁平足與正常足,發現扁平足的兒童膝、髖關節與背疼痛的比例較正常足多 (Kothari, Dixon, Stebbins, Zavatsky, & Theologis, 2016)
;可能因為下肢關節在走路時,是個閉鎖式(肢體遠端不動、近端動)的連結,所以當足部關節變得扁平時,可能會伴隨其他下肢關節的旋轉,長久在這個扭轉的姿勢下活動,造成軟組織失衡及結構出現問題及疼痛。

通常8-15歲的足型已經大致成型, 隨著年齡增長,體重與身高開始增加,如果足弓的穩定度不足,在運動或是高負荷下使用後,便可能產生不適或是疼痛,症狀的產生與否,可能與不同的身體素質有關。
足部過度旋前可能伴隨脛骨、股骨內轉、骨盆旋轉,造成下肢排列不平衡。

出現什麼樣子之後可能會產生疼痛

2011年台灣的研究,Chen等學者,徵招了約1600位3-6歲的幼童,並測量其年齡、性別、肥胖程度、關節鬆弛程度、W型坐姿的頻率與扁平足的相關性,發現

"雙側扁平足的發生率在3歲與6歲的年齡層中,從54.5%減少到21%",

關節鬆弛、頻繁的W型坐姿肥胖與扁平足有高相關性;

研究發現,在關節鬆弛的兒童中扁平足比例,30%的兒童關節過度鬆弛,女生比例更多,關節鬆弛即表示關節穩定度較差,當足部承重時,關節不夠穩,就可能會出現足弓扁塌。

研究中利用拜登指數來測量關節鬆弛的程度,共5項測試,若出現a項得一分,b-e 項左右邊各一分,共9分,4分以上即為關節過度鬆弛。











另外,在W型坐姿下,髖關節維持在非常內轉的角度、脛骨(小腿骨)在極度外轉,而這個時候足部被放在外翻 (扁平方向) 的位置,研究發現扁平足組中,有W型坐姿習慣的兒童比例較正常組多,學者認為,W型坐姿是造成扁平足的因子之一,父母要避免兒童出現W型坐姿(只有單一坐姿)。
W型坐姿會讓下肢關節擺在不正常的旋轉及扭轉,可能造成兒童扁平足。








過度肥胖則可能造成足弓受壓過大,導致足弓變扁平。(Chen et al., 2011)

若小朋友若出現較鬆的關節鬆弛度、脛骨向外扭轉(tibial external torsion)伴隨股骨前傾角過大也有造成疼痛性扁平足的潛在風險。

需不需要治療?
許多父母帶著小朋友看診時,會形容小朋友的腳歪歪的、足弓扁扁的,不過這時候小朋友大多不會喊痛;再繼續問下去,就可能說到,小朋友不耐走、容易腳痠或是晚上會抽筋、走路笨拙、比較喜歡坐著的活動,以臨床經驗來看,通常年紀較小、較瘦小的小朋友通常沒什麼症狀,不過當年紀、體重增加,需要走、站的活動變多時,孩子可能就會開始抱怨不舒服或有上述情況出現。

然而,需不需要治療呢?目前還存在許多爭議,有些文獻指出,沒有症狀的扁平足是不需要治療的,而成人後剩下約20%左右的人是扁平足;不過在臨床上,我們會考慮許多因素,例如:
  • 關節是否過度鬆弛
  • 踝關節柔軟度是否開始變緊(不易蹲)
  • 家族成員是否有扁平(遺傳因素)
  • 肌肉張力是否較低等等,目前還無法排除是不是那最後20%的扁平足

2014年Hosl等學者,研究青少年之有症狀無症狀的扁平足個案,與正常足比較步行時的運動學、運動力學及腳踝關節角度,發現
  • 兩種扁平足的腳踝被動背曲角度(Dorsiflexion)皆明顯少於正常足 (平均11度 vs 22度)
  • 在步行時,扁平足會用中足與前足代償背曲不足,造成中足過度背曲及大拇指活動過大;
  • 無症狀的比有症狀的受試者,步行中,他們的踝關節吸收了較多的能量(比正常足多),這可能會造成肌肉過度負擔,長久之後產生症狀。(Hosl, Bohm, Multerer, & Doderlein, 2014)

  由此研究可以了解,即使是沒有症狀的扁平足,在結構及生物力學上其實都已經產生變化,偏移正中位置,產生疼痛的機率也變高;在客製鞋墊中心,就時常遇到從前小朋友腳雖然扁平,但是不會疼痛,後來因為走、站時間變多,腳便漸漸開始痛了起來;表示當組織受力超過一定程度,又沒有給予足夠時間休息時,發炎疼痛可能就隨之而來。



另外,2015年英國的研究利用問卷調查,發現扁平足兒童(包含無痛及疼痛)生活品質分數較正常足的兒童,可以想知即使沒有症狀,但扁平足多少已經影響到兒童的生活了。(Kothari, Dixon, Stebbins, Zavatsky, & Theologis, 2015)
店長心得:
在回顧文獻研究時,發現扁平足的好發率跟國家或是城鄉間有所不同,尤其都會區比例是比較高的。功能性扁平足就像是一種文明病,太過安逸的生活環境及過少的運動,會讓身體肌力控制減少,再加上現代小孩營養普遍較好,體重增加。都會再再地讓扁平足比例增加。

而足弓關鍵發展期在上篇文章"兒童扁平足是什麼? 從足弓發展來看扁平足"的文獻中也表示,4-8歲非常重要。如果這個時期沒有把握好,等到15歲左右有了症狀及疼痛,才想要對結構做矯正,都已經算太晚了,即使開刀也變得十分麻煩。

(下一篇文章"兒童扁平足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不理他、矯正鞋、開刀?"會提到即使要開刀(距下關節限制術),也有年齡上的限制,因此如果有明顯扁平,建議積極地進行治療或是處理。

成年後依然扁平的危險因子 (具越多項,機率越高,可以用來當作預測因素)









  • 過度鬆弛、
  • 小腿緊(不易蹲)、
  • 家族成員有扁平(遺傳因素)、
  • 肌肉張力低或是發展遲緩等等。



  • 延伸閱讀:


    兒童扁平足是什麼?從足弓發展來看扁平足。

    扁平足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不理他、矯正鞋、開刀?

    知識文首頁

    小兒扁平足的治療



    參考資料

    朱家宏醫師-杏林雜誌-小兒扁平足
    Carr, J. B., 2nd, Yang, S., & Lather, L. A. (2016). Pediatric Pes Planu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Pediatrics, 137(3), e20151230. doi:10.1542/peds.2015-1230
    Chen, K. C., Yeh, C. J., Tung, L. C., Yang, J. F., Yang, S. F., & Wang, C. H. (2011).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flatfoot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Eur J Pediatr, 170(7), 931-936. doi:10.1007/s00431-010-1380-7
    Hosl, M., Bohm, H., Multerer, C., & Doderlein, L. (2014). Does excessive flatfoot deformity affect func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flatfeet using the Oxford Foot Model. Gait Posture, 39(1), 23-28. doi:10.1016/j.gaitpost.2013.05.017
    Kothari, A., Dixon, P. C., Stebbins, J., Zavatsky, A. B., & Theologis, T.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foot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flexible flatfeet. Gait Posture, 41(3), 786-790. doi:10.1016/j.gaitpost.2015.02.012
    Kothari, A., Dixon, P. C., Stebbins, J., Zavatsky, A. B., & Theologis, T. (2016). Are flexible flat feet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joint problems in children? Gait Posture, 45, 204-210. doi:10.1016/j.gaitpost.2016.02.008
    McCarthy, J. J., & Drennan, J. C. (2010). Drennan's the Child's Foot and Ankl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Moeckel, E., & Mitha, N. (2008). Textbook of Pediatric Osteopathy: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Morley, A. J. (1957). Knock-knee in children. Br Med J, 2(5051), 976-979.
    Onodera, A. N., Sacco, I. C., Morioka, E. H., Souza, P. S., de Sa, M. R., & Amadio, A. C. (2008).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child longitudinal plantar arch assessment and when does arch maturation occur? Foot (Edinb), 18(3), 142-149. doi:10.1016/j.foot.2008.03.003
    Riccio, I., Gimigliano, F., Gimigliano, R., Porpora, G., & Iolascon, G. (2009).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in flexible flatfoot: a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 Chir Organi Mov, 93(3), 101-107. doi:10.1007/s12306-009-0037-z
    Stein-Wexler, R., Wootton-Gorges, S. L., & Ozonoff, M. B. (2014). Pediatric Orthopedic Imag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Vulcano, E., Maccario, C., & Myerson, M. S. (2016). How to approach the pediatric flatfoot.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7(1), 1-7. doi:10.5312/wjo.v7.i1.1

    <足知識>兒童扁平足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不理他、矯正鞋、開刀?


    兒童扁平足的治療方式
    運動-鞋具-手術

    運動
    關於扁平足的運動主要是針對3個面向做訓練:
    • 恢復柔軟度 (伸展拉筋)
    • 肌力訓練
    • 本體感覺訓練 (控制能力)

    相關研究
    2009年一篇義大利學者的研究,徵召到300個2.75歲-5歲的兒童,以踩足印的方式來分類扁平足的程度,並且給予運動治療,治療時間約2-3年,研究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兒童扁平足的程度都有改善,但研究中因無控制組,所以無法排除究竟是因為治療改善扁平足,還是足弓的自然發展使足弓變明顯;不過臨床經驗來看,若能持續及正確的訓練足部肌肉及核心肌群,還是能讓足弓變得更有力氣,即使足弓形狀沒有變得很漂亮,但疼痛及續航力都能改善

    在文末作者也提到,正常的發展史兒童在8歲之後扁平足的發生率是4%-13%(義大利數據),而本篇研究結果是剩下6.3%的足弓依然是扁平的,所以作者認為這個研究結果無法證明此假說-運動可以對足弓的自然發展產生影響。(Riccio, Gimigliano, Gimigliano, Porpora, & Iolascon, 2009)

    ps. 台灣地區的兒童扁平足在八歲之後還有60-70%的比例,不過因測量方法的不同,對判定扁平的標準也會有所差異。

    利用弓箭步伸展小腿, 雙腳腳尖朝前,維持拉筋姿勢20秒。

    利用踮腳尖走、腳跟走、彈力繩給阻力,來進行肌力訓練。


    上圖為縮足運動,把足弓縮短提高,是訓練足底核心肌群的動作。


    鞋墊
    在學術研究中,鞋墊對於無症狀的扁平足的治療效果,研究依然沒有一致的結果,有的研究結果有鞋墊介入與控制組,在自我感覺、動作品質及動作效能並無明顯差異,不過也有研究結果為鞋墊能夠矯正扁平足,對於足部功能有改善,但是實驗缺乏控制組,無法確定是否維足弓自然的發育;而對於已經出現症狀的扁平足,大部分研究顯示鞋墊介入可以造成明顯差異。

    小兒鞋墊需要注意的細節
    小兒鞋墊的角度設計與成人不太一樣,小兒鞋墊的目的是為了,誘發足底肌肉收縮用力,且兒童足弓依然在發展中,所以鞋墊的足弓長度會較大人的短一點,若是足弓延伸得太長,反而會讓腳太過依賴鞋墊,無法誘發足底肌肉收縮,脫掉鞋墊後反而使腳變得更扁平,與預期的效果背道而馳。


    手術
    手術治療有不同的方式,例如:截骨矯正、距下關節限制術等等。

    (1) 截骨矯正是利用截骨來改變足部結構,例如:跟骨截骨(medial slide calcaneal osteotomy)、外側柱延長術(lateral column lengthening)、內側楔狀骨截骨(medial cuneiform osteotomy)、第一蹠骨截骨(osteotomy of first metatarsal)等,術後恢復期長,約6-8週不能承重,8-10週部分承重,10-12週才能完全承重。

    (2) 距下關節限制術是微創手術,方法是切開一個1公分的切口,將一個錐筒狀的鈦合金殖入物,利用手術中X光監視放入跗骨竇(sinus tarsi)的位置,即可矯正結構;
    手術目的是為了限制距下關節過大的活動度,進而幫助維持縱足弓的位置;這個手術適合的年齡為7-14歲(須看生長板癒合狀況,如已全癒合則預後較不好),術後到成人即可定型,若無異物感,一般不需取出殖入物;
    回顧的文獻研究平均追蹤7.4年,結果都極為良好,受試者滿意度佳(good to excellent level 90%以上);患者術後即可行走,通常六週後恢復跑步,三個月後可允許接觸不規則性運動(足球、籃球、棒球等)。



    治療介入年齡


    根據回顧文獻,我們整理了不同年齡與其適合的治療介入方式,運動介入從2歲就可以開始,而鞋墊在2-6歲時的介入目前文獻結果不一致,在6歲後若扁平依然嚴重,則可以使用鞋墊;另外手術部分,距下關節限制術能夠介入的年齡約為7-14歲,若超過青春期生長板閉合,則須使用截骨矯正,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實際情況以臨床判斷為主。

    結語

    扁平足的治療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議題,不痛就不需要治療?但這樣的結構,是否會影響到之後的功能呢?學術研究上還沒有一致的答案,有一部份的學者認為,沒有症狀的扁平足是不需要治療的,而另一派學者則認為,成年後的足部疼痛或足部問題是來自於扁平足,所以需要積極的處理,像是利用鞋墊將關節維持在較正中的位置,或是利用手術來改變足部的結構,關於這方面的資訊,也可以看朱家宏醫師的部落格文章。

    然而對於扁平足的治療觀念也一直在變動,早年距下關節限制術剛引進時,一開始也引起了,現在越來越多的醫師也會做積極的處理,就像足踝骨科醫師 朱家宏醫師曾在文中

    在這前提下,身為醫師者,就不該說一定不需要治療;這就好比是天生暴牙的人究竟要不要治療(改變)?應該交由病家來決定,而不只是醫師。”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朱家宏醫師-杏林雜誌-小兒扁平足
    Carr, J. B., 2nd, Yang, S., & Lather, L. A. (2016). Pediatric Pes Planus: A State-of-the-Art Review. Pediatrics, 137(3), e20151230. doi:10.1542/peds.2015-1230
    Chen, K. C., Yeh, C. J., Tung, L. C., Yang, J. F., Yang, S. F., & Wang, C. H. (2011). Relevant factors influencing flatfoot in preschool-aged children. Eur J Pediatr, 170(7), 931-936. doi:10.1007/s00431-010-1380-7
    Hosl, M., Bohm, H., Multerer, C., & Doderlein, L. (2014). Does excessive flatfoot deformity affect func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flatfeet using the Oxford Foot Model. Gait Posture, 39(1), 23-28. doi:10.1016/j.gaitpost.2013.05.017
    Kothari, A., Dixon, P. C., Stebbins, J., Zavatsky, A. B., & Theologis, T. (201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foot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flexible flatfeet. Gait Posture, 41(3), 786-790. doi:10.1016/j.gaitpost.2015.02.012
    Kothari, A., Dixon, P. C., Stebbins, J., Zavatsky, A. B., & Theologis, T. (2016). Are flexible flat feet associated with proximal joint problems in children? Gait Posture, 45, 204-210. doi:10.1016/j.gaitpost.2016.02.008
    McCarthy, J. J., & Drennan, J. C. (2010). Drennan's the Child's Foot and Ankle: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Moeckel, E., & Mitha, N. (2008). Textbook of Pediatric Osteopathy: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Morley, A. J. (1957). Knock-knee in children. Br Med J, 2(5051), 976-979.
    Onodera, A. N., Sacco, I. C., Morioka, E. H., Souza, P. S., de Sa, M. R., & Amadio, A. C. (2008).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for child longitudinal plantar arch assessment and when does arch maturation occur? Foot (Edinb), 18(3), 142-149. doi:10.1016/j.foot.2008.03.003
    Riccio, I., Gimigliano, F., Gimigliano, R., Porpora, G., & Iolascon, G. (2009). Rehabilitative treatment in flexible flatfoot: a perspective cohort study. Chir Organi Mov, 93(3), 101-107. doi:10.1007/s12306-009-0037-z
    Stein-Wexler, R., Wootton-Gorges, S. L., & Ozonoff, M. B. (2014). Pediatric Orthopedic Imag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Vulcano, E., Maccario, C., & Myerson, M. S. (2016). How to approach the pediatric flatfoot.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7(1), 1-7. doi:10.5312/wjo.v7.i1.1